您的购物车目前是空的!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动物,即动物本身与环境无特定病原体。因此,达到这一级别的实验动物包括大小鼠,需要定期检测病原体。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动物,即动物本身与环境无特定病原体。因此,达到这一级别的实验动物包括大小鼠,需要定期检测病原体。
一、实验动物为什么要检测病原体?
1、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减少实验变量:实验动物如果不携带任何病原体,那么实验结果就更可能反映实验处理的效果,而非病原体干扰的结果。定期检测病原体可以确保实验动物处于健康状态,减少实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测试等领域,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通过定期检测病原体,可以确保实验动物群体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
2、保障实验动物和实验人员的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体传播:实验动物可能携带的病原体对人类和其他动物构成潜在威胁。定期检测病原体可以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动物,防止病原体在实验室内传播,保障实验人员和其他动物的安全。
符合生物安全要求:按照生物安全相关法规和标准,实验动物必须接受定期的健康监测和病原体检测,以确保实验活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3、支持科学研究和疾病监测
科学研究需求:某些科学研究需要特定病原体阴性的实验动物作为模型。定期检测病原体可以确保实验动物符合科学研究的需求。
疾病监测与预警:通过对实验动物病原体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新的病原体或疾病趋势,为科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重要信息。
4、满足法规和标准要求
符合国际和国内法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实验动物健康监测和病原体检测的法规和标准。定期检测病原体是确保实验活动符合这些法规和标准的重要措施。
提升实验动物福利:定期检测病原体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治疗实验动物的疾病,提升实验动物的福利水平。
二、当前的国家标准
GB 14922-2022国家标准《实验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由科学技术部委托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执行。发布日期2022-12-29,实施日期2023-07-01。
其中明确了小鼠必检病原菌7种,大鼠必检病原菌8种,小鼠必检病毒5种,大鼠必检病毒5种,小鼠选检病原菌7种,大鼠选检病原菌5种,小鼠选检病毒5种,大鼠选检病毒1种。合计必检病原菌8种,必检病毒7种,选检病原菌7种,选检病毒6种。
三、实际操作中的检测频率
检测频率:不同类型的实验动物和不同的实验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的检测频率。一般来说,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和无菌动物需要更频繁的检测。例如,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每三个月至少检测一次,而无菌动物则每年检测一次,同时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标本和粪便标本。
四、上海翼和生物国标大小鼠病原体快速高通量分子检测试剂盒(系列)
【实验动物】SPF级
【检测范围】涵盖病原菌15种、病毒14种
【涵盖标准】GB 14922-2022 《实验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
【适用样本】血液、粪便及盲肠内容物、组织、口腔拭子、及其他环境样本
————————————-
产品优势:
————————————-
检测原理
————————————-
检测程序:
商务合作流程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